今年的歐洲杯“含星量”有多高?如果只看籃下,幾乎就是“人類內(nèi)線閃耀時”。
第三個比賽日,內(nèi)線群星集體爆發(fā)。申京在土耳其92-78大勝捷克的比賽中9投8中,砍下23分12籃板9助攻2封蓋。NBA球迷或許早就對這樣的準三雙審美疲勞了。但在歐洲杯,自1995年以來,整整三十年也只出現(xiàn)過3次三雙。
另一場比賽,芬蘭109-79大勝英國,馬爾卡寧只打了23分鐘,22中13,三分球13投7中,狂轟43分2籃板1助攻4搶斷。小組賽前兩輪,他場均35.5分,三分命中率高達52.9%,力壓東契奇穩(wěn)居得分榜第一。
接著,就是當世第一人,約基奇。塞爾維亞80-69擊敗葡萄牙的比賽中,他10投8中,輕松拿到23分10籃板3助攻2搶斷2封蓋的全面數(shù)據(jù),整個第四節(jié)都沒有出場。小組賽打了兩輪,約基奇明顯還沒有發(fā)力,場均只打了22.8分鐘。
拉脫維亞72-70險勝愛沙尼亞,波爾津吉斯12投8中,拿到26分7籃板1助攻2封蓋。相比之下,這份數(shù)據(jù)竟顯得有點兒平平無奇了。
甚至,在NBA打藍領(lǐng)的瓦蘭丘納斯,回到歐洲之后也變成了無解巨獸。前兩場,他場均在17.2分鐘里拿到18.5分7籃板1助攻1封蓋,投籃命中率達到了夸張的68.2%。上賽季在NBA三分命中率只有21.6%的他,在第二輪小組賽單場三分球4中3。
此外,還有目前少賽一場的字母哥。首輪擊敗意大利的比賽中,他20投14中,轟下31分7籃板2助攻1搶斷。作為本屆歐洲杯TOP3級別的球星,他的幫手整體上遠遜于約基奇的隊友,幾乎要在大部分時間里大包大攬,后續(xù)打出多夸張的數(shù)據(jù)也不足為奇了。
除了上述諸星,還有很多NBA內(nèi)線缺席了今年的歐洲杯。比如立陶宛的薩博尼斯,以及法國隊的戈貝爾、文班亞馬、三分之一個恩比德。
國際球員的崛起是NBA近年來最大的趨勢,尤其是歐洲球員,最明顯的體現(xiàn)就是MVP的競爭。上一次有美國人拿到MVP,還是2018年的哈登。7年來,歐洲球員字母哥和約基奇包攬了5座MVP;加拿大人拿走一座;美國人、喀麥隆人和法國人則各自分走三分之一座。
另一個獎項,最佳陣容,則更能體現(xiàn)歐洲內(nèi)線的強勢。由于近年來最佳陣容的位置已經(jīng)模糊,我們就只看純內(nèi)線的五號位。
同樣是從2019年開始算起,7年來,每年3套最佳陣容,中鋒入選了20人次(2024年的最佳陣容三陣沒有中鋒)。
而這20人次中,純美國中鋒只出現(xiàn)了3次,分別是2020年一陣的濃眉、2024年二陣的濃眉、2025年二陣的莫布里。
值得說明的是,濃眉確實“能四能五”,但在NBA最佳陣容的評選中,他只在2015年以大前鋒的身份入選了一陣,此后都一直被官方標注為中鋒。從硬榮譽的角度看,濃眉幾乎就是美國本土中鋒最后的遮羞布。
而在濃眉之前,最后一位入選NBA最佳陣容的純正美國中鋒,是2016年的小喬丹。而且,那年他入選的是雙一陣。
當時,很多人把小喬丹入選雙一陣看作是“中鋒完了”的證據(jù)。小球時代似乎把曾經(jīng)統(tǒng)治NBA的巨人們拋棄了。但轉(zhuǎn)眼十年已過,空間型、組織型中鋒重回聚光燈,甚至重新奪回權(quán)杖。
而這股來自歐洲籃球的浪潮不僅激活了白人中鋒們,連中國中鋒,也受益匪淺。